初審編輯:
責任編輯:張婷婷
大眾網訊 2018年4月15日,山東日照,做小船,已有十四五個年頭,孫樹秋已記不清這是他做的第多少艘船。如果加上年輕時排(造)的大船,那更加沒數了。今年70歲的孫樹秋,只記得,排船,已有50多年了?亢3院,在濤雒鎮的孫家村,出海打漁是六百年前立村以來就傳承下來的。
從2004年開始,孫樹秋一做就是14年,制作工藝也越來越精湛。
隨著海濱旅游的興起,小木船作為工藝品,重新登上了大雅之堂,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。許多單位開業、家庭裝修,都喜歡買一艘微型工藝品木船,取“一帆風順”之意。孫樹秋抱起一艘1.2米長的木船,稱3000元都搶著買。
小船制作主要是按古代大風船的比例縮制而成,長度一般在0.8米左右,大的2米左右。2017年,有2家外地客戶慕名前來,找到孫樹秋,訂做了2艘5米的工藝船,一艘賣3萬元。
船,就在孫樹秋的腦子里;工具,也是現成的。拿個拐尺定個長寬高,他熟門熟路地干起來了。四根大桅,大拉、二拉、三拉,拋錨梁子、轉關……大船上有的,小船都有,大風船的鈴鐺、滑輪,被他做成了大粒黃豆大小。
初審編輯:
責任編輯:張婷婷